15日上午,细雨蒙蒙,本就有着“雾都”之称的重庆,更添了一丝朦胧。在沙坪坝区新桥安乐堂的门口,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,正赴这场与庄奴先生的“最后之约”。记者拾级而上,百合花、铃兰、白玫瑰依次铺开,悼念仪式现场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庄奴先生作词的经典歌曲。
1921年2月,庄奴在北京出生,原名王景羲,父亲是冯玉祥的一位部下。
“我的父亲直到去世前,睡觉的床前都会摆着唐诗宋词的书籍。”黄浩然说,父亲最喜欢唐诗宋词,觉得那里的韵味是独一无二的。这也是庄奴的词里总有着浓浓的中国风的原因。
“人们眼中的父亲是邓丽君的‘御用’词人,而在父亲眼里,那些写着家国梦的歌词才是他最想写的内容。”黄浩然说,这也与父亲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。
1942年,正值日本侵华,庄奴从中华新闻学院毕业后,在重庆投考空军,参加了抗日战争。南渡黄河时,被其一泻千里的雄浑气势所震撼,又感念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,庄奴便毅然将自己的名字王景羲改成黄河。
“父亲身份证上的名字直到现在都是黄河,因此我也随他改姓黄。”黄浩然说。
1945年抗战胜利后,庄奴返回北京探望久未见面的母亲,但他不曾想过,这一面竟是他与母亲最后的缘分。
“1949年,父亲去了台湾,这一走就是近50年。这期间,我的奶奶去世了。”黄浩然说,“没见到自己母亲最后一面,是父亲最大的遗憾。”
“悄悄问明月,亲人在哪里?你是否和我一样在梦里,亲人在梦乡。”在台湾的庄奴,无时无刻不思念着自己的亲人,他把自己这种思乡情绪写进了《问明月》这首歌里。《又见炊烟》《原乡人》等广为传唱的歌曲,也均是表现了同一主题。
“虽然我生在台湾,可是我很小就会唱《松花江上》《义勇军进行曲》,我的故乡是北京。”黄浩然说,小时候过年的时候,家里都会熬上一锅腊八粥。
“父亲说,家乡的味道和记忆是不能忘却的。”说到这,这个50岁的男子不禁哽咽,但仍强忍着眼泪,“父亲不喜欢人哭,他希望每个人都可以笑着。”
(责任编辑:电玩城游戏大厅)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hlhj.net/hunyin/2022/0605/19131.html
留下评论